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每日速递:近50年首个上市的抗结核新药,阴转率85%以上,国内仅一家药企生产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2023-03-23 01:56:13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目标,中国是结核病重负担国家之一,而耐药结核病是全球因抗生素耐药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关资料图)

“贝达喹啉是近50年以来第一个上市的抗结核新药。目前已经是WHO 2020年发布的《耐药性结核病综合治疗指南》中的A类药物,所以很多地区已经把贝达喹啉推到了结核病治疗一线用药的方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候任主委、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医学部主任卢水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贝达喹啉引入中国。受访者供图

贝达喹啉患者服用后阴转率可达85%以上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回忆起第一次接触贝达喹啉这款药物时,内心依然充满了忐忑。

“至今,我都对当时第一个使用这款药物的患者印象特别深刻,记得患者使用的时候,我亲自去看他,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之内,医生几乎每隔一小时给我打一个电话,告诉我患者的反应情况。”李亮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忆。

2018年,经过近半个世纪全球结核病新药研发的沉寂和厚积薄发,第一个抗结核新药富马酸贝达喹啉来到中国结核病患者身边。“中国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第一例纳入的患者在北京胸科医院产生。

家住在河北唐山的王杰(化名)是第一批免费使用药物贝达喹啉的患者。“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非常幸运,我2010年确诊为结核病,2013年复发,复发以后当地没有二线药,后续的治疗一直断断续续,造成病情越来越严重,直到2018年,经过北京主治医生的介绍,我参加了新药贝达喹啉临床试验小组,之后经过组合药物的方案治疗两年十个月,现在恢复得还挺好。”王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李亮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当时大概选择了9家医院试点,支持全国1500个病人免费使用贝达喹啉,病人的治疗阴转率达到85%以上,得到了一致认可。

市场大,用量多,国内仅一家药企正常生产

富马酸贝达喹啉片原研来自美国强生,2019年作为谈判药品被纳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乙类),此后贝达喹啉得以快速放量。销售据药融云数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贝达喹啉片院内销售额近1亿元,是上一年同期的11倍。

2021年12月10日,NMPA发布93条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北京福元医药递交的富马酸贝达喹啉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斩获该品种首仿,首家过评,之前国内仅西安杨森拥有富马酸贝达喹啉片生产批文,为其独家药品。

3月21日,记者致电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获批的药品富马酸贝达喹啉片,还没有投入生产。

西安杨森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富马酸贝达喹啉片这款药物还在专利期,专利期将会一直延续到2025年,由于国内结核病患者体量较大,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很多都隐藏在冰山之下未被发现,患者的需求量也较大,但是目前该款药物在生产方面产能足够,患者的正常用药需求能够满足。

专家建议能够纳入医保的甲类目录

卢水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联合治疗,贝达喹啉这款药物的价格在国外非常贵,在国内由于进入医保,价格上有所降低,可患者仍然面临有药用不起的困境。

李亮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道,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很长,普通结核病大概六个月就会治好,而一旦耐药,至少需要18~24个月。耐多药结核病比普通结核病难治愈,普通结核病治愈率比耐多药结核病高4倍以上。药物费用方面,一般普通的结核病六个月的治疗药物大概需要1000~2000元,而耐多药结核病,如果要使用最新的药物,大概需要二三十万左右,所以从这方面讲,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难度很大,防控形式也比较严峻。

卢水华表示,对于贝达喹啉这款新药,一方面呼吁能够加快药物进入医保谈判,让其价格更加合适;另一方面希望药物能够纳入医保的甲类目录,最好能够全部报销,降低药品的价格。

“未来我们希望:第一,尽快让贝达喹啉这款药物从医保的乙类目录调整到甲类目录,在降价的同时进入医保甲类目录,这样话让病人能够全部报销;第二,呼吁合理规范使用这个新药,以避免很快形成新的耐药。第三,呼吁国家加大对新药研发的支持,对于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要有诊断、治疗的更新技术,有利于控制疾病。”李亮说。

责编:李益萌

主编:徐婷婷

校对:李欣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